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红色家园 > 《肝胆照千秋》网上展馆 >
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前后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朱光亚
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瞬间算起,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岁月过去了。但是,周恩来总理对尖端科学技术事业的关怀,至今仍象星辰闪耀在我们的记忆中。
由于工作关系,我有较多的机会聆听周总理的教诲,感受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熏陶。值此周总理90诞辰之际,仅记二三事,以表敬仰和怀念。
在朴实无华的西华厅
我第一次受到周总理当面教导,是在1962年12月4日的专委会上。刘杰、钱三强等同志汇报原子能工业生产、建设情况和两年规划、原子弹研制等问题,我列席了会议并作了补充汇报。
会议在西华厅里举行。当时的会议厅面积较小,厅里无别的陈设,好象只有为数不多的沙发椅紧凑地摆成一圈。周总理和专委会的领导同志围坐在一起,商讨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
当时,我国一方面受到核大国的威胁,一方面要克服经济困难。局势非常严峻。能不能加快发展自己的原子能工业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周总理和聂荣臻副总理曾委托张爱萍、刘杰等同志到二机部所属单位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工作。1962年11月二机部提出了研制原子航弹的两年规划。这次专委会,就是审议这一规划。由于它几乎牵动全国各条战线,许多问题需要在会上商定,会议从上午开到下午,总理便留我们吃午饭。餐厅在会议厅背后,摆了两张大圆桌就没有多少空地了。每桌都是一大盆肉丸子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和我们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好几年后,余秋里同志曾告诉我们:这种大盆菜是周总理创导的国务院的传统饭菜,既有营养,又很方便。
这种传统的饭菜在国家经济好转的年月里一直没有变化。一位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同志还给我们讲过一个小故事:1963年的一次晚餐也是这样的饭菜。大家都入席了,后到的贺龙元帅进入餐厅后,望一眼每张桌上的食物,风趣地对总理说:“总理呀,国家经济好转了,你家的饭桌上怎么还没体现出大好形势来呀。”
总理笑道:“大好形势是靠大家奋斗得来的。将来,国家富强了,也不能丢掉艰苦朴素的传统啊。”
在总理家里,就是在餐桌上也有警示人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