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红色家园 > 红色东兰:光辉历史 >

红色东兰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15:40 | 进入博物馆吧 | 来源:CNTV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东兰县委宣传部  覃剑 2010年7月23日

  一、红色东兰的峥嵘岁月

  东兰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与神奇色彩的革命圣地,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东兰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1921年,韦拔群组织成立“改造东兰同志会”和国民自卫军,在东兰、凤山一带领导各族人民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1923年,建立了东兰农民自卫军,在韦拔群为首的东兰公民会领导下,先后发起了清算豪绅地主的斗争和三次武装攻打东兰县城的战斗,揭开了广西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

  1925年11月1日,在东兰县武篆区列宁岩开办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来自右江地区11个县农运骨干276人参加了学习;接着,又开办了第二、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使右江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到1926年底,东兰、凤山、奉议(今属田阳县)、恩隆、都安、河池等县共有农会会员10万多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兰农军与桂系军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保存了农民武装和革命力量。

  1929年夏,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后,东兰农民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10月中旬,右江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县委——东兰县委成立,韦拔群指挥农军相继解放了东兰、都安、凤山等县城,使东凤一带与右江下游各县连成一片,为百色起义的举行和红七军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成立,东、凤农军改编为红七军第三纵队,韦拔群任纵队长。

  1930年2月,红七军主力向东兰、凤山一带转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设在东兰县武篆魁星楼。东兰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成为根据地党政、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中心地带和大后方。1930年4、5月,邓小平、韦拔群在东里试办共耕社。193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目前广西的政治形势》的报告中,指出,“土地革命最普遍、最深入的地方,首推东兰、凤山两县”;据1930年8月统计,东兰有近5000人参加红七军。

  1930年11月初,红七军在河池进行整编,师长韦拔群、政委陈洪涛,副师长黄松坚,由韦拔群带领原第三纵队回到东兰组建二十一师坚持右江革命。

  1931年1月初,红七军二十一师党委在乙圩正式成立,辖3个团,1个独立团,2个独立营,共3000多人。从1931年初到1932年底,红七军二十一师先后粉碎了国民党桂系军阀对东凤革命根据地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壮丽篇章。

  1932年冬,由于叛徒出卖,韦拔群、陈洪涛先后牺牲,右江革命根据地斗争陷入低潮。但是,坚定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和革命战士没有被反动派的屠刀所吓倒,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又重整旗鼓,继续斗争,坚持红旗不倒,直到全国解放。

  二、“三地三乡一中心”是红色东兰的历史定位

   (一)“三地”:即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

  1、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早在1921年9月,韦拔群就在广西东兰武篆组织成立“改造东兰同志会”,在右江地区率先举起反帝反封的革命大旗。1922年3月30日和10月28日,韦拔群先后成立“三三同盟”“九九同盟”并发表《敬告同胞》书,组织农民自卫军,并于1923年发动东兰起义,率先在右江、广西乃至全国揭开了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使东兰成为全国农民运动基础最牢固的地区之一,成为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

  2、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1925年,先后在东兰武篆开办了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近600名农民运动骨干。右江农运从此风起云涌,东兰成为腹心地。

  3、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东兰的农民自卫军和苏维埃政权为百色起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红七军前委设于武篆魁星楼。邓小平曾在这里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亲手发动土地革命运动,他还在这里召开红七军前委会议,作出“收复百色”的决定。

  (二)“三乡”:即红七军的故乡、韦拔群的故乡、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

  1、红七军的故乡——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全军2800余人,东兰农军主力约1500人编入红七军,约占红七军总人数近三分之二。红七军整编时7500人,大部分也是东兰子弟。

  2、韦拔群的故乡——1894年2月6日,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

  韦拔群的六个身份:韦拔群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百色起义的领导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民军队早期的杰出将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

  3、全国少数民族将军之乡——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东兰涌现出韦国清上将、韦杰中将、覃健中将、覃士冕少将、韦祖珍少将等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壮族将军。

   (三)“一中心”即邓小平在广西革命的指挥中心。

  邓小平在右江地区工作近三个月,先后四次到东兰,五渡红水河,有三分之二(约两个月)的时间是在东兰。在此期间,邓小平还与韦拔群一起研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两个文件。邓小平亲手编写了《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党的问题》、《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等文件。

  三、广西革命的“五个最早”、“三个最多”、“三个三分之二”是红色东兰的突出亮点

  (一)五个最早。

  1、最早在广西开展农民运动。1921年,韦拔群领导成立的“改造东兰同志会”。

  2、最早制定革命纲领。1922年发表的纲领性文件《敬告同胞》。

  3、最早在广西开展的武装斗争——“东兰起义”。1923年的“三打东兰”在《中国现代革命起义全录》中,在时间上排在第二,仅次于山东的“鲁山起义”。

  4、最早在广西成立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权。1925年,东兰有13个区成立苏维埃政权,170个乡的农民协会,农民协会会员8.7万人,占当时全县人口11万人的80%。

  5、最早举办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在列宁岩创办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二)三个最多。

  1、兵员最多。东兰县有7500多革命志士参加了红军和赤卫队,1500多人参加地方游击队。在红七军的战斗系列中有东兰子弟5000多人,其中3000多人北上中央苏区,1000多人在红21师坚持革命,1600多人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东兰总人口每20多人就有1人当红军,是全国的100倍。

  2、烈士最多。东兰在册的革命烈士2433人,是全国的20倍。

  3、广西籍的共和国将军最多。东兰县有5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是全国的10倍,是著名的少数民族将军之乡。

  (三)三个三分之二。1.红七军的兵员三分之二来自东凤。2.邓小平在广西领导革命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战斗在东凤。3.百色起义纪念馆中三分之二的革命烈士是东凤,百色起义纪念馆中三分之二的馆藏文物及资料涉及东凤。

  四、弘扬拔群精神,推动科学发展,造福老区人民

  有关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的现实思考,是一个深刻而重大的课题。这里引用部分领导和专家的阐述,供学习参考。人民日报副社长何崇元说:将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大力弘扬拔群精神。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要把政治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中共河池市委蓝天立书记:从韦拔群精神中获得更加坚强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强大思想武器,努力在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跨越,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浙江大学研究院院长黄祖辉:首先,要树立新时期革命老区发展的大局观,指导老区发展。在区域发展规划、组织领导与协调、干部绩效考核、财政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其次,要创新老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老区的传统行政区划体制,探索适合老区发展、人口集聚的行政区划设置标准,组织模式与管理体制,变老区人口的自然分布为经济分布,加快老区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第三,要科学制定新时期老区发展战略。人民论坛调研组:走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红色旅游带动的战略。广西军区原副政委毛国斌少将:不断解放思想,走创新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选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钱为民所用,物为民所用;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威:发掘拔群精神内涵,将其转化为老区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