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6日 10:43 | 进入博物馆吧 | 来源:光明日报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这些俗语、故事都在描绘着邻居的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地方,邻里却变成了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的陌生人。比邻而居,为何内心距离那么“远”呢?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小矛盾带来大裂痕
现象直击一:三伏天,空调“嗡嗡嗡嗡”响个不停,还伴有“滴滴答答”的水声。8月3日晚,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一小区陈先生家里,记者了解和感受到了他长期受到的空调室外机带来的噪音困扰。为这件事,陈先生找楼上的邻居说了好几次,有一次几乎吵了起来,对方说已经找人来修过了,但问题一直没解决,陈先生对本来陌生的邻居一肚子气。
现象直击二:公共绿地变成了蔬菜大棚!8月4日上午,在东城区一居民小区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一楼的一家住户把楼边的绿地圈了起来,搭起塑料棚子,种上了蔬菜。因为占用了公共绿地,楼上的几户意见很大,与一楼住户说了几次,都没用,他们便把意见反映到居委会,原本多年的邻居,裂痕越来越深。
现象直击三:房门紧挨着,但互相不认识,见了面也从不打招呼。租住在石景山区一小区的谢女士告诉记者,她来北京几年了,刚开始自己也主动去邻居家敲门,想认识一下,但都遭到了冷遇,后来她索性也不再搭理那些邻居了,家里有什么事情她都是打电话让朋友赶过来帮忙。
生活中,以上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调查,噪声扰民、私占楼道绿地、争抢车位、油烟扰民、通风排水、宠物惹事、乱扔垃圾等,成了引发邻里矛盾的常见问题。而这些小纠纷甚至酿出人命惨剧:2007年,在贵州遵义,饲养的狗咬伤人,狗主人因不愿陪伤者去注射狂犬疫苗,邻里因此起纷争,结果发生2死2伤的凶案;去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因为宅基地使用纠纷一名男子持刀冲入邻居陈某家中,砍死一人砍伤三人。现实中,这样激烈冲突的案例时有发生。
裂痕凸显不文明现状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噪音扰民在一些租房客中比较普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行为时有发生。一套房子住了好几户,有的每天回家很晚,“叮叮当当”,折腾多时,不能安静下来,影响别人也置若罔闻。居委会的同志前来劝解,没理的反而振振有辞:下班晚,没办法,总不能回家后不让洗涮吧。“洗洗弄弄无可厚非,但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动作要轻要快,尽量不影响邻居休息。”居委会的同志苦口婆心地劝解。
“反正是公共空间,谁用不是用!”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很多社区特别是楼道宽点的,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比较普遍。还有的住户因为车位紧张,把车在路边一放,你放我也放,路因此变得更加狭窄,大家出行都麻烦。“看似占了小便宜,但到了最后大家都不方便,都麻烦,可以说是因‘小’失‘大’!”北京东城区一物业管理公司王先生说。
主动去拜访或者打招呼不被理睬,面对冷遇,许多像谢女士一样的外地人感觉自己被看不起。“随着大量外来人口涌进社区,社区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流动性又特别强,几乎成了陌生人社区,他们和社区居民真正融合在一起是比较困难的。”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大学老师李彪说,但如果经常见面,打打招呼问候一下也是有礼貌、讲文明的体现。
文明相处拉近邻里
去年到北京崇外街道都市馨园社区就任居委会主任的刘燕为了让小区邻里相处更加和睦,去年7月小区举办了首届邻居节,今年8月9日,又举行了首届千家宴活动。“让邻居们走出来,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这样感情自然增加了,矛盾就会少一点。”在江苏徐州云龙区铁桥社区,逢年过节居民们一起擀皮、包饺子、吃饺子的“饺子宴”远近闻名,“饺子宴”成功举办了十多年,居民相处得非常和谐。
“自觉维护社区秩序,依法办事,不寻衅滋事;慎养猫狗宠物,污物自清,不惊扰四邻……”这就是山东泰安青山新村社区的《邻里文明公约》,全社区1000多户居民都参与到了文明邻里关系的建设中来。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邻里节”、“百家宴”、“饺子宴”等不同形式的邻里交往活动,为邻里文明交往搭建了舞台;而各地社区出台的《居民公约》、《社区公约》、《楼幢准则》等则为邻里间文明交往提供了规范。在一些社区,邻里隔阂的坚冰正在融化,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
“邻里之间相处,应学会宽容理解,互相谦让,文明有礼,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现在北京朝阳区奥运村街道枫林绿洲社区工作的胡庆英说。
反
正
(漫画由张译丹绘制)
点评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其实,讲的就是邻里的社会支持功能。而我国也确实存在邻里互尊、互帮、互助的长期传统。邻里环境能够为我们的居住、学习、成长、娱乐和休息给予关照和提供资源、机会和场所,能够用价值观、行为规范、非文字的行为举止准则包围和塑造我们,也能够丰富我们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如果像文中所列举的因不顾别人感受、贪图小便宜等不文明行为带来邻居间裂痕甚至激烈冲突的,最终得不偿失的还是自己。
邻居为何那么“远”?近一二十年来,我国城市邻里的关系确实在冷漠化,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大规模变迁,带来的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以及人们之间交往形式的变化,邻里已经不是人们交往的主要对象,才出现了上文所说的“陌生人社区”。另一方面,社区的制度建设愈来愈行政化,社区居民组织管理远多于服务,居民对于邻里共同活动的参与愈加无兴趣;同时,管理上又根本不存在自治基础上产生的社区自治法,邻里之间的相处没有日常的规定和规范来约束,一些不自觉的人自然就会干些损人利己的小勾当。
遍览国外发达国家的邻里社区,服务、自治和规范都是社区邻里生活的必有要素。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实际上已经使得社会的管理不同于以往,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如何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和服务居民的生活,同样也应当与时俱进,举办“邻居节”、制定“文明公约”都是不错的尝试,但这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建中